整治虚假“种草”,别让消费者入错坑
作者:何慧敏
近日,种草有网友反映其在某平台“种草”的整治者入化妆品货不对版,博主口中的虚假消费优质产品与实际不符。另外据某媒体调查显示,别让78.2%的错坑受访者有被网络“种草”坑过的经历。(综合4月18日经济日报、种草新京报等报道)
购物先看测评,整治者入消费先看推荐,虚假消费近年来,别让“种草”经济在青年群体中蓬勃发展,错坑从旅游攻略、种草饭店推荐到化妆品服装消费等等,整治者入从“种草”帖中获取经验已经变成了很多人的虚假消费习惯动作。“种草”帖、别让“种草”视频内容生动、错坑测评体验性强,“跟着博主买良心好物”让消费选择变得又好又快,这种消费方式广受追捧。然而“种草”经济带货能力凸显的同时,开始被广告营销侵入其中。部分商家、品牌为了提高销量、曝光率、好评率,将软广等营销广告植入“测评”“探店”“分享”等“种草”内容中,甚至聘请专业写手点赞评论,制造“自来水”粉丝效果,以“种草”之名,行营销之实。
虚假“种草”帖看似与好物分享无异,实则背后深藏商业利益,甚至是代写代发的灰色产业链,有的博主不再“凭良心推荐”,其后果不仅仅是“买家秀”与“卖家秀”的差异,更是侵害消费者权益,扰乱市场秩序,动摇了“种草”本身的真实、诚信根基,涉嫌虚假宣传和不正当竞争。我国广告法第28条明确规定,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反不正当竞争法也明确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用户评价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对于披着“种草”外衣的虚假营销,必须加强整治,还“种草”生态一片清朗空间。
首先,商家和博主应该强化法律意识,不能怀有侥幸心理,试图用虚假“种草”帖规避相关法律制约,踏实做好产品赢得真实的口碑才是扩大销路的关键。平台也应强化责任意识,必须认识到诚信、真实是“种草”平台立身之本,不能放任虚构内容应污染生态、侵害消费者权益。
其次,应明晰“种草”与广告之间的边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能够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平台作为内容的审核管理者,应进一步细化内容审查机制,强化筛查鉴别能力,对于具有付费行为的推广和广告内容应明确“广告”标识,别让消费者入错坑。
再次,应强化对虚假宣传问题的整治。平台对于变相发布广告、虚假宣传误导、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要从严整治,通过查封账号、下架、降级等方式及时处置违规内容,建立博主黑名单制度强化博主的诚信意识,同时建立好相应的用户内容评价反馈机制、维权渠道等,协助消费者维权。相关监管部门对于利用网络水军代写代发、虚构“种草”帖等违法广告代言、不正当竞争行为要加大监管打击力度。
打击虚假“种草”帖,关键要强化诚信意识,只有对虚构等造假行为坚决说不,切实保护消费者的选择权、知情权与公平交易权,“种草”经济才能迎来长久发展。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Meta大中华区CEO梁幼莓:元宇宙GDP将达3万亿美元 商机从电商开始
- 梳理佩洛西夫妇投资明细:回报率远超巴菲特 买股票“事先预知”?
- 巴比食品董事长兼总经理刘会平:Z世代数字化消费趋势不会减弱,只会加强
- 上海小贝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因违反广告法被罚10万元
- 美国最大港口经历13年来最安静的10月:集装箱吞吐量为何暴跌25%
- 成都月月红实业有限公司所生产食品被检测出受微生物污染 被罚5万元
- 美国企业要“润”了,但是台湾……
- 违规拉两融客户、高管违规兼职,深圳证监局最新点名通报多项违规,30年老牌投顾新兰德也被点名
- 个人养老金业务张弓待发 基金销售最快本周上线
- 非农前瞻:美国经济衰退“实锤”要来了 美联储却反而笑开花?
- ST三盛拟5亿购天雄新材51%股权 标的6条产线资产已抵押
- 11月22日操盘必读:影响股市利好与利空消息
- 因未落实防范电信诈骗风险要求等,百联优力被罚没6489万
- 国家卫健委:急诊、透析室、手术室、分娩室、重症监护室要做到非必要不封控 保障患者救治
- 深度丨眼科上市公司竞逐千亿市场蛋糕,屈光不正手术独挑业绩大梁
- 文旅部:高风险地区和高风险点位不得开展社会艺术水平现场考级活动
- 国有大行密集与优质房企达成战略合作,综合授信额度达数千亿
- 国家药监局通报45批次化妆品不合规:31批次为染发产品
- 美联储11月纪要即将出炉,专家预测美元将下跌!背后存在哪三大原因?
- 川渝银保监局联合出台20条举措 助推两地金融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