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常开,找信心有耐心多小心
转自:北京商报
1月8日起,大门常开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政策正式实施。找信对新冠感染者不再隔离、心有心不再判定密接、耐心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大门常开全国各陆路口岸客运通关、找信香港内地通关等逐步恢复。心有心
方案之下,耐心更多“开放”细节措施一并落地。大门常开比如,找信入境航班逐步恢复直航,心有心取消“五个一”“一国一策”及客座率限制,耐心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疫情三年,大门常开无论是找信人流还是物流,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心有心影响。从特殊时期的管控模式切换回日常模式,需要做足准备,做足细节。
人们对回归之前的样子,自然充满期待。但无论是铁路、民航,或是迫不及待的旅游业,等来行业的反转时刻,反弹仍有很多挑战。
铁路、民航都需要找回信心应对新情况。无论是正在进行中的春运,还是一步步恢复的跨境人流、物流以及商流,都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一方面是行业自身,在过去三年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人才流失、公司动荡、结构失衡等问题。另一方面是外部市场,政策刚刚调整,市场恢复程度、旅客的身心状态、对服务的诉求变化等。
而在旅游市场,行业自身的应对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则表现得尤为突出。旅游需求释放,市场反弹也要有序、安全,而不是让“18万一晚天价酒店”影响了游客的心情。
出境旅游的恢复,考验仍在于国内外政策的衔接对位,更需要时间和耐心。去年底以来,包括日本、意大利、美国在内的10多个国家宣布了对中国入境人员的限制措施,真正的“开放”仍需时日。
跨境人流、物流回归日常,新冠变异毒株并未停止更新。这意味着开放落地与防护落位要两手抓,一个都不能放过。
去年底,XBB相关变异毒株加速流行引发关注。病毒免疫逃逸能力增量,内外流动下是否会引发新一轮感染,成为民众近期热议的话题。
“乙类乙管”不等于放开不管。连日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反复强调。这就要求在大门敞开的同时还是要小心,亦要做好内外防护,只是思路要变,方法也随之调整。
从眼前看,是防控重心的转变,从“防感染”变成“保健康、防重症”,新版治疗方案将疫苗视为重要一环。老年人成为重点对象,同时对各类高风险人群进行摸底。
每个人要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好的卫生习惯不能丢,同时倡导减少聚集,外出做好应有的防护,理性应对,科学防治。
从更长的时间周期看,是落位常态化监测,相关机构保持对新冠病毒长期、广泛、有效监测,“站岗放哨”加强预警,及时发现毒株变化,以便做好提示和预防准备。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
相关文章:
- 央行、银保监会:2000亿元“零息”新工具将用于稳楼市
-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卫东:持续优化金融供给,进一步做好对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工作
- 中国核电: 牢守绝对安全 擦亮核电“国家名片”
- 邢炜:银行业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 安信国际:首予君实生物买入评级 合理估值46.09港元
- 电子烟调价幅度普遍在20%到50% 消费者“放弃”电子烟?
- 亿胜生物科技11月22日斥资约32.7万港元回购10万股
- 央行、银保监会再提加快落实保交楼!“第二支箭”已射出,房地产市场是何走势
- 浙江前10月财政收入7506亿元,同口径增速回升至6.5%
- 医药股调整,康宁杰瑞制药跌近9%,微创机器人、医脉通、欧康维视跌超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