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持续深化校外培训治理 引导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双减”决策部署,教育教育部围绕机构资质审查、部持补充收费行为规范、续深训治学科训成校教预收费资金监管等关键环节,化校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应用为手段,外培外培为学进一步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理引类校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行为,导非引导其成为学校教育的育的有益有益补充。
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机构资质审查方面,教育按照“双减”文件,部持补充指导各地区分体育、续深训治学科训成校教文化艺术、化校科技等培训类别,外培外培为学明确相应主管部门,理引类校分类制定标准、导非严格审批。截至4月30日,各地已有10.99万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纳入监管与服务平台监管,其中9.52万家机构通过了资质审核,资质审核完成率达到87%。规范收费行为方面,指导各地严格落实培训收费要明码标价、收费项目与标准公开公示、全面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培训收费时间跨度不得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等收费要求,组织开展排查整治,保护学生家长合法权益。近期,各地对核查发现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不规范收费行为问题逐一进行了整改。预收费资金监管方面,各地已有9.34万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按照监管要求采用银行托管或风险保证金方式,对培训预收费实行监管,纳入监管的机构比例为85%。
下一步,针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市场面临机构主体数量多,培训项目多的实际情况,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举措,指导全国深化治理工作开展。在全国部署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起底式核对工作,摸清机构底数,建立管理台账,全面规范管理。常态化开展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收费行为日常检查,不断规范机构收费行为,加强预收费资金监管,防范“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
相关文章:
- 2022新职业:火锅料理师人才稀缺,一线员工流动性大
- 深圳出台人才购房新政,光明区住建局称“最近几天,咨询量大大超过日常”
- 52款保险APP大测评:复旦大学报告指出用户隐私保护15大问题,中小寿险公司是重灾区
- 国际油价续承压,欧洲炼厂在关键时点前加速囤货
- 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 工业经济展现较强韧性
- 受疫情影响,免税店难逃业绩下滑“困境”
- 郑州:“1+8郑州都市圈”住房公积金实行互认互贷
- 银保监会法规部副主任杜墨: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订将专门增加对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的监管措施
- 重磅!央行、银保监会发声: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
- iPhone14要涨价,多家果链企业中期业绩报忧,京东方存货高达33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