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被纳入省集采名单 OK镜价格能普降吗?
近日,首次河北省将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俗称OK镜)首次纳入集采的被纳消息,让家长们追捧的入省“防近视神器”再度成为舆论热点。
记者调查发现,集采镜经销商层层加价后,名单一副出厂价不足千元的普降OK镜最终却能卖到上万元的高价。专家表示,首次集采将控制或规范代理商和终端服务机构的被纳中间费用,加速OK镜医院渠道竞争透明化,入省但全国各省市是集采镜否跟进集采还是一大悬念。
OK镜一年花费超1.5万元
“单只镜片的名单价格就是6400元,一副美国CRT品牌的普降环取OK镜配下来花了12800元。”胡女士向记者分享给孩子配OK镜的首次经历时不止一次感慨“太贵了”。
“OK镜”的被纳“OK”,并不是入省“好”的意思,而是英文OrthoKeratology的缩写,医学名称为“角膜塑形镜”,是一种逆几何设计的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通过佩戴使角膜中央区域的弧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平,从而可以使眼睛正确聚焦,补偿近视。
胡女士表示,验配OK镜并非一劳永逸,由于孩子近视度数会不断变化,通常一年至一年半就需要更换一副,同时,OK镜的护理液成本也远高于普通隐形眼镜。“我记账发现一年购买滴眼液、双氧水、护理液等就要3160元,加上镜片,佩戴一年OK镜至少要花1.5万元以上。等小娃长到18岁,总花费怎么也得十多万元。”
记者了解到,相对于饱受争议的“网红神药”低浓度阿托品,OK镜因“让孩子在睡梦中降低近视”,戳中许多家长既不希望孩子白天戴眼镜,还能够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痛点”,备受家长追捧。据铭丰资本预估,2023年国内角膜塑形镜终端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37亿元。
昨天,记者以孩子家长身份,走访了3家分别位于朝阳区、海淀区和东城区的私立眼科诊所,发现目前北京市面上的一副OK镜价格普遍超过一万元,部分进口品牌如美国的CRT和欧几里德等,一副镜片价格能达到14800元。
经销商层层加价谋求“暴利”
根据国家药监局披露的信息,截至目前,我国已获批上市15款OK镜,其中5款为国产品牌,涉及、这两家上市公司,以及天津视达佳、浙江天瞳、北京博视顿视光3家非上市公司。
记者查阅相关企业招股书发现,OK镜的出厂成本并不高。爱博医疗招股书中透露,2019年,单片普诺瞳OK镜出厂价为306.36元,一副OK镜的出厂价约为613元。但如今在北京的眼科科室,一副普诺瞳OK镜的价格最高达到13800元,甚至高于日本进口品牌阿尔法。
国盛证券研报分析,OK镜产品从厂家、分销商、经销商、再到医院科室,中间环节多,OK镜的出厂价一般仅为终端价格的10%至20%。医疗器械经销商韩振(化名)坦言,OK镜零售价格严重偏离出厂价,主要由于代理商的渠道费和终端服务机构的服务费,同时还要算上医院和代理商之间存在的回扣等灰色利益。
价格普降还需集采推广
记者在走访诊所时发现,终端市场的OK镜销售存在不少虚假宣传或医生强行绑定推荐的现象。
由于OK镜属于三类医疗器械,专业程度高,消费者比较依赖医生建议,在选择时受到一定限制。“买OK镜不是说您觉得哪款价格合适就选哪款,还是要听医生推荐。”牡丹园附近某私营眼科门诊销售人员对记者表示,医生会根据孩子角膜敏感度、泪液指标等推荐合适的品牌。
如欧普康视旗下的国产品牌梦戴维,在朝阳北路某眼科医院的价目表中被标注为中美合资品牌,前台客服不断向顾客强调“只是国内生产,技术由美国提供”;东直门某眼科门诊医生也向一名家长表示孩子角膜敏感,只建议选择美国CRT品牌的OK镜,“你买别的戴了也是白戴。”
“想要降低OK镜终端价格,关键就是控制或规范代理商和终端服务机构的中间费用,打掉中间环节的层层加价。”韩振表示,集采将是有效措施之一,因为政府统一采购不再经过中间环节。
11月2日,三明采购联盟(全国)办公室表示将委托河北省医保局牵头组织开展第八次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明确跟进OK镜集采。不过,该联盟目前主要覆盖全国30个地级市、4个国家医改示范县,京沪等重点城市是否会跟进OK镜集采尚无明确信息。“对于北京的众多家长来说,OK镜的价格普降还需要等待。”
“医院渠道一直是OK镜的重要销售渠道之一,如果集采进一步铺开,这一渠道的竞争将更加公开透明化。”韩振说,此前纳入集采的产品,市场价格都几乎腰斩。(记者 袁璐)
相关文章:
- 明年中国经济怎么走?A股机会在哪里?这些券商给出解答......
- 江苏6月7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为南通市报告
- 乌克兰指控俄罗斯“偷粮食”,联合国:无法核实
- Mysteel解读:端午节后生猪行情超预期 6月猪价或偏稳运行
- 为爱减负!安徽持续深化婚俗改革,婚俗新风遍江淮
- 最高月入近5亿!锂矿龙头盛新锂能赚翻 刚宣布大动作!
- 兴证全球基金林国怀:养老投资最重要的是时间复利下的长期稳健增值 养老FOF产品存在差异投资者应按需选择
- 普华永道:预测香港全年IPO募资减半,介于1800亿至2000亿元
- 银保监会肖远企:金融部门要帮助新市民做好金融健康管理 避免过度负债
- 财政部等三部门进一步明确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适用保险产品范围
- 科技巨头裁员潮:超4万人失业,华尔街还相信硅谷吗?
- A股资本地图泰州篇:17家公司上市,市值近千亿,超七成为细分领域龙头
- 胡润高净值人群报告:近3年投资平均年化收益率11.8%,广东独角兽增长速度领先全国
- 万物新生Q3总收入同比增长29.2% GMV同比增长14.5%
- 亚洲发往美国集装箱运输量连续3个月同比降低,玩具、服装等品类跌幅居前
- 10月国内民航客座率同比下降,多家航司定增“减压”
- 中字头股盘中异动,未来怎么走?机构:央企估值存在修复空间
- 票据“大法”25年后焕新 对市场影响几何
- 央视聚焦个人养老储蓄:发行目的是什么?收益情况又如何?
- 养老第三支柱元年:个人养老金制度启航,如何抵达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