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有何不同?小切口化解大问题
来源:《科学史上的微创365天》
提起外科手术,人们总认为要在病人的手术术身上切开一个大口子,把要切除的和传何不化解部分暴露在外面,然后,统手同小题在医生直视之下把病灶切除。切口在切除坏组织的大问时候,好的微创组织也要受到伤害,这被认为是手术术不可避免的。
以鼻咽癌手术为例,和传何不化解癌变发生在鼻腔内,统手同小题本来可能是切口很小的一块病变,但手术却要做得很大,大问手术时间超过半日,微创手术过程也很可怕。手术术先要在病人的和传何不化解颌下切开一个口子,再切除一部分颌骨,然后把病人的脸“整个地掀起来”,把肿瘤暴露出来,切除肿瘤后要做多次植皮才能把被切走的组织覆盖起来。
这种传统手术的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出血多、病人遭受痛苦也大,恢复起来也很缓慢。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改变了整个外科手术的格局。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在内窥镜下完成的手术,又叫“内窥镜手术”。
微创手术的引入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最早在内窥镜下完成的微创手术是腹腔手术,例如盲肠手术和胆囊切除术。
传统的胆囊切除术需要几个小时,病人要长时间住院,还容易引发肺部并发症。采用微创手术不用切断肌肉,手术切口只有1厘米长,切口也无须缝合,只要一块创可贴即可解决问题。据医学资料记载,有位107岁的老人,接受胆囊微创手术,术后当天就回家了。
说起来简单,外科医学人命关天,微创手术的研发自然也并不那么顺利。内窥镜的发明已有百年的历史,但真正用于手术则是近一二十年的事。1987年3月17日,法国里昂的外科医生菲利普·莫莱特接收了一位五十多岁的女病人,盆腔粘连引发的炎症使她疼痛难忍。
她建议莫莱特为她做内窥镜分解术,但她还同时患有胆囊结石症,她又提出要求,希望莫莱特把两项手术同时用内窥镜完成。莫莱特从医多年,在当时已经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外科医生了,在这之前,他已经成功地完成了数千例传统的胆囊切除术和几百例阑尾切除术,他从医多年,第一次遇到病人代他提出手术方案,更是第一次有人提出要在内窥镜下完成两项手术。
艺高人胆大,莫莱特没有多想,立即答应了这个要求,很快地确定了内窥镜的手术方案。手术很顺利地完成了,术后的第二天查房时,他惊奇地发现这位病人已经穿好了衣服,准备出院了。她只知道完成了盆腔手术,对于所完成的胆囊手术竟然丝毫没有察觉,她甚至为“没有给她做胆囊手术”很不高兴。就在这一年,莫莱特又完成了15例这样的手术。
在当时,莫莱特的微创手术开创了人们对外科手术认识上的一个深刻的飞跃,成为医学外科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外科手术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莫莱特医生被认为是推广微创手术的第一人,但他很坦诚,并没有为此炫耀一番,相反老实地承认自己做这个决定时并没有想很多,既没有想到它对未来的医学发展有什么意义,也没有想到这个手术会代表一个外科手术新时代的到来,相反,他说自己之所以这样做,只是应这位女病人的要求,而自己则因为外科手术做了很多,心中觉得有把握而已。
这件事也引起了人们的疑问,为什么这位女病人会主动提出要做内窥镜微创手术呢?这是有缘由的。原来,成功完成首例内窥镜微创手术的并不是法国医生莫莱特,而是另有其人。
内窥镜发明于1795年,直20世纪八九十年代,腹腔内窥镜才开始成为重要的手术工具,在长达近百年间,这一技术始终没有在医学界推广。内窥镜不被普遍接受的原因是,一些人包括一些成名的外科手术大腕,固执地认为“手术的创口越大,看得越清楚,手术的效果才会越好。”1980年9月12日内窥镜手术的开创者之一,美国妇科医生科特·塞姆就开始了首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由于这类手术很小,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敢于应用内窥镜实施重要手术的是德国医生埃里克·马赫,他首先在德国柏布林根医院完成了第一例胆囊手术。术后的第二天,即1985年9月13日,奇迹发生了,病人已能下地走动,腹式呼吸也很快地恢复,并没有出现这种手术常引起的肺部感染,创口很小,病人几乎没有任何痛苦,病人术后的恢复情况证明这例微创手术完全成功。他一连又做了94例这样的手术之后,法国外科医生莫莱特才开始了他的第一例微创手术。尽管马赫的手术比莫莱特早了两年,却遭到了德国医学界的忽视、怀疑与批评,因而并没有被推广开来。
1986年,在德国外科学会代表大会召开前,马赫把他的关于内窥镜胆囊摘除术的论文递交上去,他想在会上宣讲这一手术的过程和结果。很可惜,他的报告并没有列入大会的日程。
1986年10月,在科隆举行的雷恩-外斯特法里安学会上,他宣读报告后,参加大会的医学界人士对他的说法抱有怀疑,甚至当场表示了反对,认为他的手术不符合医学的常规。
到了1990年,马赫的首例内窥镜胆囊切除术的论文寄到《美国外科》杂志,但他的英文太蹩脚,又遭到了这份杂志的拒绝,一波三折地一再错失良机。
直到在1992年4月21日召开的第109届德国外科学会上,他的成果才被一致接受,被认为是具有开创性的,是德国近代医学史上的一个伟大的成果。在这次大会上,马赫被授予当年外科手术医学年度奖。
现今,微创手术已经成为普遍使用的外科手术方式,也成为外科医学培训标准的基础要求。它的蓬勃发展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又给病人心理和生活质量带来了极大的改善。
随着科学的进步,微创使外科手术的基本格局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它深入到了包括手术技术、手术器具、麻醉、无菌操作、体外循环、外科显微技术以及显像技术等各个方面,其微创的监控系统也不再仅局限于内窥镜,更多地采用介入方式,广泛地用于脊柱外科、骨科尤其是手外科。
来源:《科学史上的365天》
作者:魏凤文 武轶
部分图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张润昕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美联储鸽派高官:市场表现得好像已经加息到6%,强调注意加息影响的滞后性
- 首款天玑9000+中端机 iQOO Neo7已在路上:价格惊喜
- 宏源药业冲刺IPO:2021净利润超四家同业上市公司总和 屡现财务内控不规范问题
- 富国基金市场点评:信心不足引发市场波动
- 专家:少子老龄化或成长期趋势,缓解教育焦虑是回应生育焦虑关键
- 最高法:老年群体购买养老产品时要多与子女商量
- 大手笔!光伏茅豪掷超132亿!半年报成绩单揭晓,上半年营收目标已达成
- 乌克兰超级联赛时隔半年重启,球员在设防空洞和防空警报的球场比赛
- 国家邮政局:寄递烟液等雾化物及电子烟用烟碱每件限量为12ml
- 移民后还想霸占香港公屋当“后路”?港府:没收
- 历史新低!多城房贷利率进入“3时代”
- 12年累计亏损90亿,幸福人寿两股东拟“清仓”16.37%股份离场
- BBC未转播开幕式 英国球迷不满:难以容忍的种族主义
- 加密货币贷款机构Genesis称无意立即申请破产
- “红通人员”冯卫华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违法所得没收案一审开庭
- 解读|11月LPR报价维持不变 年内调降可能性降低
- 奇妙的达美乐披萨|达势股份IPO:持续亏损,但加速扩张,自营配送成本压力大,加盟商巨亏,总店“肥吃肥喝”
- 年内22家私募合计自购金额约30.76亿 景林九坤宁泉保银等百亿私募为自购主力军
- 北京朝阳区:继续减少流动,非必要不出本小区,就近核酸检测
- 【新浪教育】牛津国际在线教育平台OIDI中国区合作事务管理总监巩琳Lynne:细数OIDI在线预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