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成本”员工持股计划应以公平性为前提
炒股就看,零成本权威,员工专业,持股及时,计划全面,平性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为前
来源: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范璐媛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零成本这些年,腾讯、员工京东、持股小米等大厂常常斥资上亿元进行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甚至直接向员工派送股票,平性壕气十足。为前员工心满意足,零成本看客心生羡慕,员工这一股份奖励多被解读为关怀员工,持股实现利益绑定和共赢的治理方式。
反观A股市场,自2019年首次推出0元员工持股计划以来,关于员工持股0元购的争议始终不断,优质的龙头公司也难以幸免。同样是上市公司推行员工福利,舆论为何两极分化?
对比之下不难看出,员工持股计划受到争议的焦点不在于低价或是0元本身,而是计划的公平性。
首先,方案本身是否公平。以腾讯为例,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以重点激励和普惠奖励相结合,2020年至2022年共推出了10期员工股份奖励计划,授予人数最多的有2.97万人,占全部员工人数比例超过20%,授予人数最少的也有2400人,且均为非关联人士,即不包括董事和主要股东。
而A股上市公司近三年实施的1元/股以内员工持股计划,授予人数占员工总数的平均比例约为6%,董监高平均认购比例22.5%,倾斜性严重,普惠性较差。这使得员工持股计划实施的动机受到质疑。
其次,方案是否侵害了股东的利益。那些受到市场肯定的员工股份奖励计划,公司长期保持了稳定的业绩增长,并多伴有大手笔分红。股东长期从公司成长中获益,自然更加信任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作用,也更信任公司的治理方式。
A股实施低价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中,不少公司不仅业绩差、分红少,在业绩考核上也一味降低标准,同时降低了投资者对公司未来成长性的预期。
可见,大多数股东只要切实分享了企业成长的成果,从持股中稳定获益,就并不会真正在意企业以适当价格向员工发放股份奖励。这样能实现公司、股东和员工的共赢。
在政策完善和监管层面,为充分发挥员工持股计划的长效激励作用,避免其成为少数人谋利的工具,政策应以维护公平为前提,在保持员工持股计划灵活性的同时应适当提高实施门槛。同时,鼓励和引导上市公司实施长期计划,以激励和约束对等为原则,完善低价员工持股计划的约束机制,维护市场各方利益的公平。
相关文章:
- 乌克兰被拒绝参与调查波兰境内发生的导弹爆炸事件
- 专访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三个关键变量大幅推升CPI的可能性较小 需警惕通胀中枢抬升挤压政策宽松空间
- 那个原本“旅旅游买套房”的网红城市,现在挂牌两年也卖不掉了
- 新老基建双管齐下 稳投资实现良好开局
- “2022年新型显示十大城市”榜单发布,柔性显示领域成都排名榜首
- 财经TOP10|重磅!23条金融支持举措来了!招行闪崩上热搜,高管变动!
- 哈佛中国论坛嘉宾寄语年轻一代:凝聚共识、开创未来
- 非洲用5个月压制奥密克戎,不过难躲俄乌冲击波
- 卫龙据悉考虑最快在周四开始香港IPO上市前投资者教育
- 上汽开启压力测试,首批“白名单”链上企业近四成,汽车产业链加速重启
- 李晓刚:抢抓机遇,立足优势,全面服务乡村振兴
- 第六期中国“双创”金融指数正式发布 成都综合排名稳居全国第六、中西部第一
- 日本向世界传递出一个危险信号,它要干这件事
- 人民银行条法司副司长谢丹:将配合有关部门推动金融稳定法立法进程
- 如何参悟普惠金融密码?湖南浏阳农商银行新书里蕴藏着答案!
- 徐翀:牢牢守住县域金融的主阵地,彰显主力银行本色
- 年内22家私募合计自购金额约30.76亿 景林九坤宁泉保银等百亿私募为自购主力军
- “中国科创 世界动能·高质量发展看中国”案例征集上线发布
- 家电龙头抢滩中东非!前十月家电业出口卡塔尔增速超10%
- 广发黑色金属日评:钢材宏观预期转好支撑远月价格,建议关注1-5反套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