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国务院:因地制宜逐步取消汽车限购,推动汽车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正文

国务院:因地制宜逐步取消汽车限购,推动汽车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来源:酩酊大醉网 编辑:知识 时间:2025-07-06 11:39:42

消费是国务购推购买管理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院因宜逐用管消费特别是地制动汽接触型消费恢复较慢,为促进消费持续恢复,步取变4月25日,消汽向使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车限车由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在强调“破除限制消费障碍壁垒”时针对限制汽车市场增长的理转现存问题作出明确指示,强调“各地区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研究进一步放宽皮卡车进城限制”等。国务购推购买管理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院因宜逐用管政策正在推动汽车市场从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地制动汽促进更多汽车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步取变

各地区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

据了解,消汽向使目前国内实施汽车限购政策的车限车由城市主要包括北京、上海、理转广州、国务购推购买管理深圳、杭州、天津、石家庄,以及海南省等地。

郎学红向本报记者表示,在限购的情况下,“北上广深”、杭州以及天津这6个城市的乘用车销量占全国乘用车总销量比重已约15%。除这6大限购城市,还有些区域对购车有户籍等条件限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汽车消费的释放。业内及政策层面曾多次呼吁各地放宽汽车限购,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需求。

放宽限购政策在此次《意见》中再次被强调。《意见》指出:“各地区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的地区逐步增加汽车增量指标数量、放宽购车人员资格限制,鼓励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限购地区实施城区、郊区指标差异化政策,更多通过法律、经济和科技手段调节汽车使用,因地制宜逐步取消汽车限购,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最近两年,越来越的地方放宽了购车的限制条件。现在国家又明确,不能再有新增限购城市,同时放宽和因地制宜取消汽车限购政策,这为释放汽车消费需求提供了一定支撑作用。”郎学红表示。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向记者表示,汽车工业是中国经济的龙头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达到了15%,鼓励解除限购措施,对打通汽车制造、终端销售、汽车后市场等汽车内循环,促进汽车消费带动国民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过,《意见》在明确逐步取消汽车限购时强调了“因地制宜”。

郎学红举例称,北京市是对汽车限购比较严苛的城市,购买新能源汽车也需要排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够拿到指标,业内曾多次呼吁北京市放宽限购政策。但是,北京市放宽限购政策会面临很多实际的困难,业内曾也因地制宜建议北京市参照上海市推行郊区牌照,释放一部分北京的购车需求。

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

《意见》还指出,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落实小型非营运二手车交易登记跨省通办措施。这将利好二手车市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二手车交易量为1758.51万辆,同比增长22.62%。不过,从跨区域流通情况来看,2021年二手车转籍比为27.32%,同比略有回落。

张翔表示,目前国外很多发达国家的二手车交易规模已经超过了新车交易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国家对二手车流通没有太多限制。而国内很多地方目前二手车跨区域流通在交易、纳税、保险、登记等方面仍有较多不便,此次政策对营造二手车自由流通的市场环境释放出积极的信号。

郎学红也表示,新政策对推动二手车市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并认为,今年年中全国二手车应该可以施行跨省通办。

不过,二手车还有一个问题亟待解决。

郎学红称,明确二手车在交易过程中商品属性的问题尚未解决,这导致二手车减税等部分利好政策无法完全有效落地。郎学红呼吁,应尽快明确二手车的商品属性,促进二手车的流通更加畅通。

热门文章

4.6775s , 10866.65625 kb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国务院:因地制宜逐步取消汽车限购,推动汽车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酩酊大醉网  

sitemap

Top